来源: 石家庄日报 2021-09-15 10:58:23
粮安天下,种子为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
今年石家庄市“两会”提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到2025年,特色优势产业种子繁育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日前,在2021年鲜食玉米观摩品鉴会上,石家庄市农科院培育的“石甜玉1号”“石彩糯2号”“石白糯3号”“石白糯5号”“石彩糯7号”“石甜糯8号”6个鲜食玉米品种大放异彩,它们涵盖了糯玉米、超甜玉米和甜加糯玉米三大类型,十分受现场观摩人员青睐。
近年来,该院围绕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蔬菜、马铃薯等作物育种目标,积极引进国内外种质,创新种质资源,加快育种进程,育成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高产、节水、优质、抗病虫新品种,为石家庄市乃至全省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以及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品种支撑。
据统计,市农科院在加强种质资源创新方面,采用生物技术等综合育种手段进行重新组配改良,创新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蔬菜、马铃薯等优良种质资源351份,先后培育出高产、节水、优质、抗病虫等农作物新品种130个,其中国审定(登记)品种28个,申请植物新品种(系)授权保护75个,获得授权保护33个。仅十三五“期间,该院研发的7个品种多次被列为全省农业主导品种,20个品种被列为全市农业主导品种。以“冬小麦节水高产新品种选育方法及育成品种”为技术和品种支撑的“冬小麦节水新品种与配套技术集成应用”入选农业农村部“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
种出好效益,研发出好的品种是关键,而研发出好品种则需要积聚强大的科研实力。
市农科院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推动“开门办院”,积极与京津科研单位对接,通过共建平台基地、联合申报项目、学术交流等形式,深入开展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市农科院先后成为北京市农科院、天津市农科院的创新基地、“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创新示范基地”,引进、示范、展示北京、天津等地1000余个蔬菜最新品种。
“我们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天津作物所共同成立石家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开展了小麦、玉米育种与绿色生产研究合作,合作培育多个小麦新品种。与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河北师大、河北省农科院共同承办了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全国小麦抗旱转基因现场观摩及研讨会以及京津冀‘互联网+’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与技术交流会,形成了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的创新体系。”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粮稳天下安,良种是关键。目前,该院围绕节水小麦、粮饲兼用玉米、双高大豆、品牌蔬菜等新品种选育,通过精准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了优质种子在“田家地头”的推广速度,为石家庄市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未来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京津农作物育种技术和人才优势,发挥京津冀科技协作平台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既满足农民对良种的需求,又培育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质良种,加快‘四个农业’发展,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高质量发展,中部六省拿出路线图
司法部出台“十四五”时期司法行政事业发展规划
唐仁健在山东调研时强调加强技术创新和集成推广 深挖潜力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贵州松桃:林下种植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