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 2022-03-01 09:20:31
镜头回放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早春时节,神州大地迎来久违暖意。重庆市涪陵区的四万余台大型耕整机活跃在地头,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在黑龙江五大连池市,当地银行简化贷款手续为春耕生产备足“粮草弹药”;河南省内黄县的91万亩小麦也已进入返青期,80多名农技人员下乡开展小麦苗情、墒情调查……
2022年伊始,三农事业新征程在又一季的“春种一粒粟”中起步,从“端稳中国粮”的坚定信念中萌发,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与实践。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在不平凡的2021年,亿万农民辛勤耕耘,抢抓农时、保证生产,我国迎来了又一个“高质量”的丰收年:农业基本盘稳住了,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再创新高;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深入推进,沃野千里有了新气象;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创新攻关等五大行动全面开启,良种安全的根基被前所未有地夯实、筑牢;同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提速、新“三品一标”深入人心……
以粮食安全为核心价值
为三农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洪涝灾害多地频发、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波谲云诡的2021年,世界各国纷纷收紧“粮袋子”,粮食安全再次成为“高频词”;对农业的探讨,也再次回到了亘古不变的核心关照——吃饭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万亿斤以上,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长2.0%,同时,我国谷物、籽棉、花生、肉类、茶叶、水果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拉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3.9%。
保障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是关键,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是重中之重。目前,以全国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骨干的种业基地“国家队”,可以保障全国70%以上作物用种需求。
在2021年农业农村部审定通过的1721个农作物品种中,高产稳产品种占比75%,其中抗病优质水稻、籽粒机收玉米等绿色优质专用特用品种稳中有增。
河南农科院许为钢院士的团队成功培育“节肥良种”郑麦1860,在常规施肥量减少20%的情况下,产量机收测亩产达到830公斤,实现减肥不减产。不久前,“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3个大型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标志着我国历经多年终于拥有了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
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在全国掀起热潮。2020年秋收后,甘肃省临泽县墩子村启动了高标准农田改造,通过归并平整、互换并地等方式,村里的“零碎地”聚成了一户“一块田”,土地集中连片后还配套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原来用一天才能浇完的地现在只需一个小时。
从东北的寒地黑土到中原的一马平川,从大西北的塞外高原再到江浙沪的鱼米之乡,2021年全国范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1.05亿亩,全国已累计建成超9亿亩,形成了一大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优质良田。到2022年末,我国将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量。
以吃得放心为关键引领
为三农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正由“吃得饱”向“吃得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转变,多地在探索绿色生产、食物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有了生动实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说:“我们要以最小的投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最好的产出、最好的效益。要转型升级,转向产量与质量并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协调的方向上来。”
“让百姓吃得放心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消费者扫描包装上的溯源二维码,就能精确了解稻米产地、种植、仓储、加工、品评和物流等信息。”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水泉村党委书记唐廷波说,“我们通过实施全程追溯管理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21年农业农村部紧盯人民群众“吃得优质、吃得特色、吃得安全”的美好期盼,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为抓手的新机制、新业态,成了农业绿色转型的“助推器”。
这一年,农业农村部累计完成13028项农兽药残留标准制定,新修订农业行业标准374项,使现行有效农业行业标准5824项,标准化生产的理念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生根发芽;
这一年,全国2760个县开展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点工作,绿色食品、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达到2.3万个,38.1万家规模化经营主体和51.5万小农户已开具使用合格证并产生实效。
江苏省实施十万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实施“标准化+合格证+追溯+信用”管理,构建以信用为基础、自律他律国律相结合的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机制。山东省创新“强村贷”“惠农e贷”等金融产品,借助“信贷直通车”活动,推动金融资源投向两个“三品一标”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在多重努力、多管齐下的质量安全管控和绿色生态转型态势下,202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6%。从品种源头、标准化生产,再到优质农产品落地、农业品牌输出,全产业链上的增值增效空间开始显现,大大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以科技推广为长久支点
为三农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既关注“顶天”,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上大步迈进;也重视“立地”,开展大规模科技下乡、科技入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断提高。放眼广袤田畴,平田整地用上了“北斗导航”,打药施肥交给“无人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成了干农业的好帮手。
“梨树技术模式,带来的将是耕作方式的一场变革。”吉林省人大代表、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介绍,“通过秸秆还田等新技术,以前板结的黑土地越来越松软,保水保肥效果越来越好。”2021年梨树县推广该模式232万亩,每亩增产5%以上,全县增产粮食预计超过1.5亿斤。
数据显示,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自给率达100%,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市以技术创新促进品种品质提升,加大基因组学、生物信息等新技术应用,全市5%的农作物完成全基因组深度鉴定,24.13%的农作物构建了DNA指纹数据库。
在“黑科技”助力下,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种地养牛。青海甘德的智慧牧场里,“雪域之舟”牦牛都被带上了“耳标”,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这头牛的防疫、保险及生长信息就能被查到。
“我国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引导社会各方持续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农业作为根基更是需要科技创新。”全国人大代表、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旭表示。“去年,我们在山西忻州五寨建设了3万亩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示范基地,自主研发的‘旭美一号至四号’亩产全部超万斤。”
针对长期困扰我国“农产品出村第一公里”难题,农业农村部从202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两年间已支持建设约5.2万个设施,新增库容1200万吨以上,2.2万个村参与其中。项目聚焦“产地”深入“田间”,重点关注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脱贫地区。
湖南汉寿的兴旺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白菜、花菜、莴苣等,在项目支持下修建1300立方米冷库。理事长郭利介绍,蔬菜集中采摘时放入冷库“预冷”,既保证了品质,又可以错峰销售卖出好价格,每斤蔬菜均价可提高1元左右,增收300万元以上,一年就收回了建设冷库的成本,实现了从“卖一季”到“卖四季”的转变。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眉 韩啸
延伸阅读
两会“近”镜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农民日报
图片:新华社
监制:李朝民 编辑:杜娟(见习)
把农村工作会议开到田间地头——甘肃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观察
甘肃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持续向好 将构建高质量粮食和物资储备保障体系
平桂区:高质量完成3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安徽涡阳农机发展中心召开农机工作会议
新乡:让农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