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来源: 安徽行政学院 2022-03-01 16:40:36

2022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我们要立足粮食基本自给,严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才能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奠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粮食生产工作高度重视。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安徽是粮食生产大省,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安徽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一是粮食产量创新高。2021年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551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2.4%,粮食总产817.52亿斤,总量居全国第4位。二是科技支撑更有力。2021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65.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82%,均全国领先。三是绿色发展入人心。安徽突出抓好农药、化肥“两减量”和秸秆、粪污“两利用”工作,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七连降”,2021年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超91%和81%,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稳住了农业基本盘,筑牢了“三农”压舱石。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我们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一是种粮效益有待提高,成本高、利润低、单产低;二是农产品产业链不壮,龙头企业实力不强;三是抓“三农”氛围在少数地方没有很好落实,落实重农兴农机制难。进一步做好安徽粮食安全工作,奋力推动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突出“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

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安徽要在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上下功夫,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稳产量:必须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把粮食生产任务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定期督导,确保2022年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10945万亩、产量高于800亿斤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提品质:必须深入推进“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优质专用粮食发展方向,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安徽农产品、安心好产品”。增效益:必须通过“三产”融合,形成一批农业与加工融合的“皖美农品”;通过“三加”递进,形成产地初加工与强园、强企的深加工以及副产物利用加工齐头并进;通过“三品”联动,培优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形成高质高效的安徽农业发展新局面。

落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方案

要坚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理念,落实好行动方案,构建绿色智慧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首先,在农产品质量方面,结合各地农业发展现状,鼓励企业实施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种业强省建设行动、种养业提质增效行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数字赋农行动等,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其次,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强化政策引导,通过实施优势产业集群壮大行动、特色农机研制补短板行动、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行动等,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第三,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加快农田宜机化改造,通过农业“标准地”改革行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等,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厚植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深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选链”招“特”。依据安徽资源禀赋,做好“特”字文章,围绕“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开展“双招双引”,推动培优品种,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皖美农品”金字招牌。其次,“强链”招“优”。以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为契机,“双招双引”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把农业科技园、产业园、创业园建设成为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推动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皖美农品”金字品牌。第三,“补链”招“新”。“双招双引”一批“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和人才,培育“数字+”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皖美农品”发展新空间。

构建种粮农民收益多元共享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不让种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夯实安徽种粮农民收益保障,第一要提高农业亩均产出率。积极贯彻执行国家保护种粮收益的价格体系与补贴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鼓励多种粮、种好粮。第二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把二三产业尽量留在乡村,将就业岗位和产业链增值收益优先留给农民。第三要健全收益保障机制。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返利分红”等多种方式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农民“获农金、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多元共享格局。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