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日报 2022-03-03 09:51:44
原标题:铜山区高标准农田占比逾八成(引题)
农田建设高标准,高产稳产有保障(主题)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十四五”末全省建成500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吨粮田”。
在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店东村优质稻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种植大户李浩去年10月种下的小麦绿油油一片,生机勃勃。他说:“这2000亩全是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规模化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李浩的田地位于这一示范片的核心区,整个示范片面积有1.2万亩,由十几位种田大户共同经营。
而2012年前,这里并不是这副模样。“这片地原是盐碱地,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张集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张辉告诉记者。
2012年,店东村开始创建优质稻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排灌沟渠、田间道路、农田林网。“10年间,共投资5000余万元。现在的示范片农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灌排设施配套、农田林网健全,以前插秧要半个月,现在只要三四天。”讲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变化,张辉如数家珍。
农田标准的提高,带动了种植的全程机械化。“大型机械能直接开进田头,从插秧、施肥到收割,全程机械化,最忙的时候,雇十几个人也就够了。”李浩告诉记者,现在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机等已成为家庭农场的“标配”。
除了高度机械化,示范片的“示范”意义更多还在于,新品种和新种植模式在这里率先推广和示范。
“示范片是新品种的试验田,陆续种植过徐麦系列品种。”李浩表示,种植新品种,再加上小麦种植实现“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机械收获,水稻实现商品化集中育秧、统一机插秧。去年,李浩的菽粟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小麦平均亩产556公斤,比全区平均高100多公斤;水稻平均亩产615公斤,比全区平均高70多公斤,亩收入比全区高500元左右。
去年,李浩还拿出二三十亩地试种稻鸭米、稻虾米,通过生态种养实现增收,“稻米每斤卖到了12元,再加上鸭子和龙虾的收入,去年这二三十亩的收入比普通地的收益高一倍,今年打算继续扩大种养规模。”
近5年来,铜山区每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均在10万亩左右,区级财政配套每年在2000万元左右,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17.1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83.35%,今年区级配套高标准农田项目专项资金将超过5000万元。
不仅高标准建,更要高标准管,实现可持续高产稳产。铜山大力推广增施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切实改良土壤性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质量。“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铜山区在张集镇邓楼片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站,监测周边耕地的肥力、土壤墒情、重金属污染、农田氮磷流失等,通过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站,建立、完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和土壤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推进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监测向综合化、自动化、高效化、信息化发展。”铜山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副科长邵帅介绍。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态种养结合,铜山区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主粮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稻麦精确定量栽培、肥料减量增效、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大面积推广。
铜山还把项目区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生态水平。“郑集镇苗湾、戴楼项目区配合美丽河道治理行动进行了沟塘疏浚,引导项目区群众改善生产方式和种植模式,大力推进规模种植,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切实提高水环境治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以高标准农田推进生态循环农业打开新局面。” 邵帅表示。(新华日报记者 陈彤)
江苏省海安市白甸镇:178条河道发包养鱼虾
江苏省通报2022年第二批农机试验鉴定结果
农田整合 整出增收“聚宝盆”
安徽:新规力促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
淮南市赴江苏开展“两强一增”农机合作洽谈
农田灌溉水资源“物尽其用” 浙江全省考核杭州连续7年优秀
“冬眠”的京郊农田 在阵阵拖拉机声中等待春耕
江苏洪泽:温室大棚助力产业兴旺农民就业
江苏省出台“苏政40条”着力稳定经济增长
“一带一路”:夯实发展根基 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