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和美乡村根基——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观察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 2022-12-24 19:39:50

图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对农村居民美好环境需求的积极回应,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指明了方向。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与提升涵盖农村住房、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村厕所革命等村庄环境整治各方方面。建好基础设施,对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支撑,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但同时,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面临投入不足、管护机制不健全、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仍需要在接下来的整治提升过程中加以完善,进而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
  高位推动,各地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近年来,各地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按照因地制宜、农民主体、好用管用的总体思路,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项目引领整治,不断提升农村改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水平,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与乡村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推进。一是成立领导小组,高位推进。实践中,各地纷纷通过成立领导小组或者工作专班等方式,高位推动,压茬推进,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各项项目建设落实到位,责任到人。福建漳州市在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强化组织领导,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通过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竞赛活动,实行每月一调度一通报,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河南安阳在推动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中,由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靠前指挥,成立了安阳市背街小巷硬化工作专班,制定了《安阳市村庄背街小巷硬化工作实施方案》和《安阳市村庄背街小巷硬化工作考评办法》,扎实做好背街小巷硬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并由市分管领导挂点督导,加快推进进度。二是坚持统筹谋划,压实工作责任。各地将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列入各级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定期召开动员部署会和加压推进会,明确任务目标,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如福建漳州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作实行同部署、同推进、同督导、同考核。河南安阳各县(市、区)均成立了背街小巷硬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工作台账,全力以赴推进背街小巷硬化工作。
借力政策机遇,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15年)》提出,“地方各级政府要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统筹安排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鼓励各地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用于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对照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各地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整合多渠道、多样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助力相关建设项目。河南周口市淮阳区借助国家政策,先后利用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实施全省农村生活治理示范试点项目,成功申报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中央财政资金对农村黑臭水体开展综合治理,谋划推动全区域内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综合治理PPP项目,为综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资金保障。河南西峡县充分发挥运用中央、省补助资金外,通过3P项目贷款1.38亿元,县乡财政每户补贴800元--1500元,鼓励农户自备建筑材料或出工、出力参与改厕,推动行政村村庄、较大规模发展村庄、有乡村旅游发展等实际需求的村庄,配建公共厕所。
创新管护机制,实现环境可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要管现在,更要管长远。过去,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的“重建设、轻管护”现象,近年来,各地通过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重庆市沙坪坝区制定相关文件,明确政府、职能部门、镇街、村集体等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管护责任,推动农村厕所和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及村庄保洁设施等一体化运行管护;南川区引入保洁公司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依托第三方实现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专业管护,并优先聘用脱贫户担任农村专职保洁员,对基础设施进行管护。江西靖安县全域推进村庄环境设施长效管护,11个乡镇76个行政村严格落实“五定包干”,力争实现“十要”(门前三包要定、垃圾每日要运、绿植每季要剪、沟塘每年要清、路灯不亮要修、油漆掉色要刷、路面破烂要补、公厕常态要洁、污水设施要管、危房坚决要拆)标准,基本建立起“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长效管护机制,初步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完好化。
  强化监督考核,完善激励机制。近年来,各地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通过组织农村改厕回头看,强化督导考核机制等,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问题的解决。福建漳州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七比一看”考评内容和市政府绩效考评,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评、农村建设品质提升考核,组织开展实地核查。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对成效突出的单位,县区给予表彰奖励,在评选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 ;对工作进度滞后的单位,县区给予通报、约谈、帮扶。建立问题整改清零机制。进一步完善“互联网 +”举报投诉办理机制,实行发现问题、移交问题、整改问题全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动态清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近年来,各地坚持补短板、强基础,建设了一大批美丽乡村,打牢了乡村建设基础。然而,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启动以来,整治反弹情况仍较多,厕所改了不能用、“三清三拆三整治”不彻底、污水处理池杂草丛生、部分公共设施破损严重管护缺位等问题仍不时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
一是项目建设运行体制不够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性工程,兼顾农村改厕、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多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建厕所不建污水管网等情况,只是就一方面的建设而建设,忽略了整个治理的全局,缺乏系统思维,导致厕所粪污得不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导致农村厕所革命没有与农村供排水、粪污资源化利用、乡村道路建设等有效对接,污水乱倒乱排,黑水臭水漫流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项目建设规划标准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是村庄规划缺乏或执行不到位。一些地区没有编制或执行村庄规划,特别是一些地方乡村建设搞大而全,存在有关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等现象。另一方面是相关建设标准不健全。如农房建设风貌指引等相关建设标准缺失,导致建设过程中难以找到抓手。最后是项目建设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有些地方在建设卫生厕所、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设施上存在建设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导致建成的厕所不能用,或是建成的相关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不好用,导致闲置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农村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管护涉及面广、工作量多,发动农民群众广泛、积极、长期参加农村人居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实践过程中,虽然已有各级政府的宣传引导和教育,但一些农户还难以改变传统生活习惯,投资投劳进行改厕、治污、清垃圾等意愿还不够高。此外,基础设施建成后,后期的管护也需要农户投工投劳,部分农户文明如厕、卫生防疫等知识相对缺乏,文明卫生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家里美与村庄美同等重要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自己动手进行大扫除、大清理,维护村庄公共环境与公共基础设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是管护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短板,管护机制长期以来面临“重建轻管”的情况。虽然在各地的努力下,进行了一些创新管护机制的有益探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部分地区管护机制缺失的情况仍不时存在。如一些村庄厕所改造后粪便无人清掏或者清掏不及时;一些村庄虽有垃圾转运车,但由于缺乏保养,导致转运车经常出故障,垃圾清运不及时;一些地方建起了污水处理站,但由于缺少日常管护,处理站杂草层生,相关处理设备年久失修难以正常运转;还有一些地方村庄道路、房屋、“三线”等由于缺乏管护,导致道路塌陷坑洼、房屋外立面破损及“三线”混乱等情况时有发生。
  强化创新引领,扎实稳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的重要任务与重要内容,关系着人居环境的质量与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从农民群众的需要以及村庄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稳扎稳打、扎实推进,确保项目建好、用好、管好,以基础设施建设促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图片
提高政治站位,高位推进建设项目落实落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农村厕所革命等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好事办好。坚持思想不松懈、精神不放松,主动入位、积极担当,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落地,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明确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在项目建设中主要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为农民而建。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农民满意不满意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在推进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多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多听听农民需要什么,坚持因需而建。聚焦水电路气房等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建设内容与最需要、最紧迫解决的建设难题,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各类村庄的不同条件,选择最适合本村的建设项目,不搞一刀切和一窝蜂而上。真正让项目建成后,能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让农民享受到项目建成后带来的便利。
  健全项目建设体系和标准质量,强化监督考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能要能用,更要管用好用。要强化项目建设质量,出台统一的有关农村户厕改造、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道路、农房等建设管护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与推进,坚决杜绝“花架子”“假大空”,要让项目建成后能用、管用、好用。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成后监督与考核,出台相关考核标准,并探索与各地乡村振兴实绩相挂钩,对项目建成后不能用、不好用,导致项目闲置与资金浪费的,要通过通报批评、考核扣分等形式加以惩戒,对于项目建设效果好、农民群众满意的,要通过通报表彰、考核加分等形式加以激励。
探索管护机制,破解管护难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管长远。要进一步探索创新设施管护机制,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业管护队伍、加强管护监督考核等方式,不断提升管护水平。具体而言,对于卫生厕所,明确管护责任主体,落实管护经费,加强日常清扫,保持清洁卫生。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考核,压实管护主体责任,确保持续正常发挥作用。对于农村生活垃圾,调整完善清运处理频次,杜绝露天焚烧和随意填埋。对于农村电力线、通讯线、有线电视线等线路,可选择有条件的村庄开展整治试点,摸索成熟经验,提升村庄整洁有序水平。
创新农户参与机制,让农户成为建设与管护的主力军。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基础设施同样是为农民而建。要优化项目建设环节设计,探索让农户从规划、建设到管护全程参与建设,让农户成为基础建设的主体。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发动,通过农民能听懂、听得懂的方式向农民普及有关文明如厕、环境卫生、卫生防疫等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让老百姓意识到家里美与村庄美同等重要。加强技术指导,规范农户处理行为,让农户了解设施、爱护设施、管护设施,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维护村庄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环境。
注重发挥项目化建设带动作用,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小见大,通过小项目的建设带动整个乡村的宜居宜业。一方面,以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社会治理等领域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化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另一方面,发挥项目是支撑有效投资主载体的作用,通过项目投资拉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成为推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动力源”,通过采取“分类推进、挂图作战”“特事特办、绿色通道”“一事一议、集中突破”等多种措施,打出项目建设“组合拳”。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