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突”并举德法相融 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 中国安全生产网 2023-02-15 11:35:06

“五突”并举德法相融 助推乡村振兴——石家庄市井陉县法治乡村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科学设计“一三八八”工作布局

石家庄市井陉县地处河北省西部,辖17个乡镇321个行政村,人口33万,是纯山区县。2019年被确定为省级“法治乡村”建设试点县。

近年来井陉县以法治乡村建设为抓手,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创新性地提出“一三八八”整体工作思路,即:一个引领(党建引领)、三个到位(群众诉求化解到位、信访事项解决到位、刑事案件预防到位)、八项机制(普法宣传机制、明白人培训机制、讲师团巡回讲座机制、党员分包机制、示范带动机制、矛盾化解机制、律师参与机制、考评激励机制)、八种类型(古村落片区类、党建引领类、治理有序类、平安建设类、生态宜居类、文化引领类、以德兴村类、富民强村类)。探索出了具有山区特色的法治乡村建设模式,实现了村两委依法履职能力明显增强,村民法治意识明显提高,乡村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要求。荣获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目前拥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3个。

“五个突出”为主线

突出德治和法治纳入乡村治理顶层设计,党委政府以“四出”为法治乡村建设“鸣锣开道”。出策。县委县政府围绕“休养胜地、经济强县、魅力井陉”建设目标,因地制宜,多次调研论证,确定了法治乡村建设的“一三八八”工作思路。出面。组织县领导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28名县领导带队深入基层召开夜谈会54场,畅通民意渠道,主动疏通和化解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堵点,办结705件,正在推进83件。出文。依法治县委员会制定出台了《井陉县关于创建省级“法治乡村”试点县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提出6个方面12项工作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压实部门责任,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出资。县财政先后列支近200万,用于阵地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突出党建引领,引导各村修订和完善原有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模范引领作用,为法治乡村建设“铺路垫基”。“村里的事务大家说了算,邻里纠纷按着村规办。”村规民约将村务管理变“代民做主”为“为民做主”,让村里的事务更加透明,缓解了干群矛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吴家窑乡金柱村曾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由于村组织战斗力不强,造成干部散、人心乱、群众上访告状多的局面。某开发项目三年没有落地,原因就在于村干部做不通坟地搬迁工作。自从全县法治乡村创建工作开展以后,该村结合新形势、新特点,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不到半个月,村民主动搬迁了坟头,实现企业顺利进驻,该村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由大乱到大治。

突出基层普法服务工作为重点,强力推进“三支队伍”建设,为法治乡村建设“呐喊助威”。指导员队伍。从公、检、法、司抽调65名精干力量,组建“法治乡村”指导员队伍,每月到村宣讲法律知识、协调各类矛盾纠纷。讲师团队伍。组建由包村县直单位和法律工作者组成的法治讲师团23个,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律法规知识、道德与法治理论等讲座培训,截至目前,围绕《宪法》《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法规,开展巡回讲座、法律咨询1800多场次,全县参与普法宣传人员达到4万多人次,普法受众超过20万人次。“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队伍。编印了《井陉县法律明白人培训手册》,对全县1404名法律明白人进行任前培训、考核上岗、颁发证书和徽章,在各行政村建立了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其成为法治乡村建设最为活跃的“平安细胞”。

突出阵地建设,强化法治文化,为法治乡村建设“厚植元素”。

打造实体阵地。在城区内精心打造法治公园、法治文化广场、宪法宣誓台、“七星灯”法治宣传阵地;在村级重点抓好法治一条街(法治公园)、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在全县5个重要交通入口处安装巨型法治乡村文化宣传石;在传统古村落片区建成法治人物雕塑群,充分将法治元素融入百姓生活,真正做到让群众“抬头见法、驻足学法、心中有法”。

宣传小微权力清单。编制印发《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流程图》,制作成挂图、便民卡,张贴发放,把便民服务有登记、有结果、有记录明白化,村“两委”运行更规范,村干部履职更高效。

丰富普法载体。与井陉县融媒体合作开辟专栏,定期开展以案说法、人民调解等普法宣传;创作《法治诗词专刊》等一批贴近社会生活,体现地方民俗的法治文化作品;在县城主城区道口及重点村设置LED宣传显示屏,不间断滚动播放各类法治宣传内容,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法律知识;开发了“法律学习”普法小程序,实现远程普法;创建云平台《民法典》二维码,统一张贴至各乡镇、村法治一条街墙上,实现了“拿出手机扫一扫、法律知识快知晓”,在“指尖上”“掌心上”实现普法零距离、精准化。

突出纵横协作配合,资源下沉,为法治乡村建设“保驾护航”。推行“调解员联村、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庭巡回、警民共建”模式,实行调解员公示和法律顾问上墙,组建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立一村一警,打造井陉“家园卫士”。2022年,全县受理矛盾纠纷案件921起,调解成功904起,调解成功率98.2%;品牌调解室接受咨询65件,调解纠纷50件;法律顾问审查合同77份,提出建议80余条。

法治乡村建设促农村巨变、让群众受益

法治乡村建设的三个成效。一是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取得根本性的变化。井陉县顺势而为,全力打造“太行天路”、古村落旅游经济带、绵蔓河湿地经济带,全域旅游成为省会西部最美的风景。山货大集、农家乐、民宿院如火如荼,新的旅游业态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土包子当起了“洋老板”,“绿色银行”壮大了集体经济,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二是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法治乡村建设助推了乡村振兴,拆违拆建,促进了环境绿化、美化、硬化。如:井陉洛阳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落实了一户一宅、打通了环村路。全村建公园、花园23处,共6890平方米,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居住环境美了,干净整洁,真正实现了“党建引领、法治保障”的目标。今年以来,全县共拆除违建60处,面积达3066余平,改造厕所60890座,没有出现一例上访案件。三是村风更加文明。法治乡村建设助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步伐,法治宣传教育使得乡风村风更加文明。垃圾不落地、禁止放养家禽家畜、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等环境保护和乡风文明写入村规民约;红色美丽庭院创建,好婆媳、好家庭创评活动,树立一批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先进典型,调动村民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法治乡村建设的启示。以党建引领聚合力。坚持以党的建设为根本,才能更好提升“政治领导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以村民自治强根基。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会议、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为主体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通过村情恳谈会、乡贤议事会、道德评判团“两会一团”收集意见建议,参与公共事务,解决突出矛盾,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基层,激发村民自治强大的活力。以法治服务强机能。在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基础上,在重大项目推进中,让法律顾问为村集体重大决策、重要合同“诊脉把关”,确保每一项落地的项目都具备民意基础、群众支持、法律保护。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