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城市报 2023-03-13 10:40:35
阳春三月,来到上海浦东新区康桥镇新苗村,这里草长莺飞,丝绦拂堤,姹紫嫣红。只见柏油路笔直宽敞,村民住宅排列整齐。远眺,村里长达200余米彩绘墙蔚然壮观,姜太公钓鱼、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传统神话故事跃然墙上,浓厚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新苗村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康桥镇居民过上幸福生活缩影。近年来,在康桥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上海市发布《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为指导,新苗村积极创建“6+N”乡村生活圈,即打造灶文化、稻香文化、稻香课堂、文创、劳动教育、乡村客厅6个主题,力争成为全镇乃至浦东新区乡村振兴“领头羊”。
文艺美村小米粒关爱儿童健康成长
去年11月6日,新苗村首届稻香音乐节在浦东田间奏响。蓝天白云之下,绵延不断的金色稻田被百米国潮长墙和七彩蔬菜园环绕,音乐伴随着欢快的民族舞蹈,为乡村带来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许多慕名前来观看音乐节的人们,被现场舞台气氛震撼到了。一位五年级的女孩兴奋地说:“我从来没听过音乐会。外公外婆第一次带我来,没想到稻香音乐会比想象中还要‘香’呢!”
“稻香音乐节的火爆触发更多发展空间,可以用音乐来美化乡村生活,将其纳入艺术乡建计划,让艺术成为美丽乡村底色。都市人可以到这里享受慢生活的美好,也赋予乡村振兴深厚文化内涵。”新苗村党支部书记邱锋表示。
此外,为落实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相关要求,新苗村精心策划,深耕特色稻香文化,设立墙绘《一粒米的一生》,开展小米粒关爱儿童健康成长活动,希望孩子们珍惜粮食,敬畏自然。
睦邻友好家门口服务营造温馨之家
让村民好日子“更上一层楼”,新苗村还有不少提升空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能够让村里的“老宝贝们”老有所乐,享受来自家门口的温馨服务。
据统计,新苗村现有户籍60岁以上老人596人,超过实有人口1/4。摸清家底后,新苗村党支部深耕家门口服务,编织起农村养老15分钟网格化服务圈。
依托微型日托、微型助餐点、睦邻点,新苗村给村里独居老人打造了一个公共的家。老人白天在这里乐享“大”家氛围,有志愿者照护,晚上享受“小”家氛围。新苗村现有活动室志愿者3人,老伙伴结对志愿者5人,结对有15位老人,服务时间已累积11159小时。
在睦邻之家,新苗村引入丰富多彩的项目化服务,吸引了村里80%老人参与。与此同时,新苗村党支部培育起一支睦邻点服务骨干队伍,每周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兴趣活动、庆生活动等;挖掘本地老人手艺,在传统节日组织老人包粽子、做汤圆、烧菜饭、做南瓜饼,并把做好的美食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
留住乡愁土灶文化成为乡村展示窗口
有一种乡村振兴,叫留住乡愁。在美丽庭院建设中,新苗村充分利用留存的小块土地,结合当地特色,在原村组旧厂房场地上打造了4座灶台,使得边角料土地变身成为土灶文化园。
在打造灶园时,新苗村充分发挥村民智慧,群策群力。村里70多岁老党员张桂方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砌出四个土灶;老村民曹耀民有绘画特长,他绘制出带有浓浓乡村特色的灶头壁画,为土灶园添上一份独特色彩。
灶园建好之后,村领导班子积极整合资源,充分挖掘本村历史名人、先进榜样故事,以美丽庭院为契机,留住乡愁,激发村民归属感。灶园文化吸引了众多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前来参观体验,共接待社会团体100余次,人数达上千人。
数字养老党建联建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对数字技术的适应存在数字鸿沟。如何帮助他们快速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红利?新苗村党支部把工作重心下沉到智慧养老上面。
2019年开始,村里为部分高龄老人安装了老人腕表。腕表可一键呼叫到浦东科技助老24小时为老服务热线,并链接到村民小组组长。
此外,村里建立了家门口卫生室,满足了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就诊需求。但如果碰到疑难杂症,老人们就医仍然不便。针对这一难题,新苗村运用党建联建方式打造了“三单两型”党建品牌,着力解决老人就医“最后100米”。村党支部重点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10余家医院及相关科室开展党建联建,汇聚了约80名医务人员成立医联体。
立足本地,关注需求,善用资源。新苗村党建引领传承了农村养老互助互帮、自治共治传统氛围,守护了新苗村人的文化记忆,解决了老人们的急难愁盼问题。邱锋表示,村党支部最贴近老百姓,把群众服务好、让群众满意,就是履行党支部职责,也是实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如今,新苗村宛如一棵生机无限的绿苗,每天都在茁壮成长。“我们要让新苗村绽放美丽光芒,让村民们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让更多城市人来到新苗,体验乡村之乐之美。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乡村振兴‘6+N’,为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再出发。”邱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