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23-05-06 10:18:15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生动展现各地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明光、定远等地,在田间地头、厂房车间蹲点调研,围绕乡村产业、治理、人才等焦点问题,用笔尖和镜头记录下一个个生动故事,探索实现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村民如何致富?
——多种模式发展乡村产业,土特产长成“摇钱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4月10日,本报记者来到了明光市管店镇,在该镇育苗大户何正东的800亩育苗基地里,一个个大棚内热气腾腾,甜叶菊苗挨挨挤挤,一边享受着“桑拿”,一边舒展着“枝叶”。
这两年,饮料市场涌现了一批零糖零脂产品,其中无糖却又极富甜味的“配方”便是甜叶菊糖苷。“甜度是蔗糖的300倍,热量却只有蔗糖的三百分之一,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蔗糖替代品。”管店镇镇长宣德锋望着眼前成片的育苗大棚自豪地说,每年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甜叶菊苗都出自这里,因此该镇被中国甜叶菊协会誉为“中国甜叶菊育苗第一镇”。
为推动甜叶菊苗规模化种植,管店镇引导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发展订单式农业。“合作社将大棚租赁给农户,由农户负责日常管理。育苗完成后,合作社对菊苗进行订单回收。”何正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菊苗收入可达3万到5万元,纯利润达两万元。合作社共有73户农户,每户年收入28万元左右,纯利润15万元左右。
据统计,2022年,仅甜叶菊育苗一项,管店镇便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户均增收18000元。全镇约有1500户从事甜叶菊育苗、种植,带动3000人通过育苗务工增加收入。
在定远县藕塘镇,带动村民发家致富的,同样是当地的特色产业。藕塘镇独特的沙质土壤尤其适合花生生长,年种植花生1万多亩,年销售花生5万吨以上,是皖东地区最大的花生集散地。记者在该镇看到,10多栋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伴随着机器轰鸣,炒熟的花生拌入糖浆,经过流水线操作,变成了花生糖、花生酥等美味零食。这里便是藕塘花生产业园,正是在这里,一粒粒花生米完美实现“七十二变”,身价倍增。
产业发展好不好,关键看联农带农成效。在定远县仓镇产业园,记者了解到,产业园创新采取了党建引领、村企联建的新模式,即由6个村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建标准化厂房,实行固定资产“入股分红”。2022年,产业园共带动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270余万元,分别实现村集体收入百万元的目标。
据悉,定远县已建成14个乡镇乡村振兴产业集中区。截至目前,14个集中区的39个扶贫(衔接)项目,累计带动1114人增收。
村庄怎么治理?
——群众从“站着看”到“主动干”,理事会理出新家园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
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变群众“站着看”为“主动干”,是各地面临的最大难题。在明光市,记者了解到,该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探索打造的“低成本、可复制、可借鉴”的 “陆郢模式”,入选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试点,也为当下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个样板。
4月11日,记者在明光市苏巷镇陆郢村民组蹲点调研中看到,村内道路十分整洁;家家户户门前屋后,一方小院几分地,种满了桃树、樱桃树,微风拂过,阵阵清香。村民理事会会长曹士庆指了指小院香樟树上挂着的一块牌子——树下议事点,打开了话匣子:“这里就是我们理事会和村民经常议事的地方。只要是对全村村民有利的,就要坚决落实到底。”曹士庆说,以往的陆郢是典型的“三乱三多三没有”:污水乱排、垃圾乱堆、杂草乱生,废弃房屋多、废旧猪圈多、简易旱厕多,没绿化、没路灯、没生机,人居环境整治迫在眉睫。是等着政府还是自己先干?2015年,村里成立了整治环境村民理事会,曹士庆被推选为会长。砍杨树、拆猪圈、修道路……在村民理事会带领下,陆郢人居环境整治轰轰烈烈地展开,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在此基础上,理事会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果树、发展经济林,改善村庄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村民收入。
城市副中心打造乡村旅游新样板
天津武清都市农业公园开门迎客——打造城乡双向奔赴的乡村振兴新场景
“共唱”乡村振兴奋进曲——首届马海梯田音乐季圆满落幕
湖北谷城:打造富有乡土特色的党建领航乡村治理模式
“满天星”公益团队:电商助农,振兴乡村
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花”
三农新青年:让“新农具”释放乡村振兴新能量
产业振兴典型案例: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布首批乡村振兴赋能计划典型案例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