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网-湖南频道 2023-08-16 09:29:17
盛夏时节,漫步津市乡村,道路整洁宽阔、花红树绿,呈现出一幅美好的乡村图景。
津市农村人居环境的大变样主要得益于机制创新。
创新办点示范机制。实行津市市领导联点、工作队派驻、后盾单位扶持办点示范机制。在“一环两片”覆盖的22个村居,共安排28名处级领导、22支工作队、111家后盾单位分别结对帮扶示范点村人居环境整治。每年召开1次流动现场会,现场检查各办点示范村居整治效果,通过办点示范,22个点村自行筹集资金3200万元投入整治,“一环两片”成为了人居环境整治的典型代表。
创新“绿色存折”机制。建强村级环卫协会。各村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老教师、老村民组成的环卫协会,环卫协会日常管理垃圾分类“绿色存折”制度运行,定期开展“月评季奖”活动。配齐垃圾分类运转设施。津市市共投入7000万元,建成垃圾填埋场1个、中转站10个,配齐垃圾分类回收屋和兑换点51个、转运车213辆、“三桶一筐”10000余套、垃圾桶21400个,保障了“绿色存折”运行基础。畅通分类垃圾处理渠道。利用市场途径,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等。目前,该市农村垃圾分类有效覆盖率达100%、分类减量率达50%以上、垃圾转运成本下降50%。
创新长效管护机制。将保护人居环境作为村规民约的重点内容,按照“门前三包”将责任落实到各农户,并强化督导。目前,津市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覆盖率达100%。以定期考核为约束。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级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常明察暗访中,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督办、评分,结果作为后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项目安排的依据。
创新城市管理进集镇。集镇道路“白改黑”。3年来,该市对7个较大的集镇道路进行“白改黑”,期间还将人行道、路灯、绿化等一并翻修改造,共完成改造24公里,集镇面貌大幅提质。集镇违建全拆除。将集镇门店出店经营、乱搭乱建等行为纳入城市城管执法范围,对违章建筑实行“零容忍”,进行集中整治,目前集镇违建基本清零。集镇停车全规范。近3年,津市市所有集镇新划定车位800多个;同时,将车辆乱停乱放纳入到城市交警执法和电子抓拍抄牌范围,定期开展集镇车辆乱停乱放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整治了集镇车辆乱停乱靠现象。
津市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赢得了百姓的口碑,还赢得了含金量高的奖杯。津市市先后获得国务院办公厅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表彰激励县(市)、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市)、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市区、省级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县(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刘焕鑫:推进粮食节约减损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举办
新华视点|锻造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的“智造引擎”与“共富基底”
“十四五”对账单|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绿水青山”绘就生态画卷
透过多项三季度金融数据看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强、底气更足
三季度1.78亿人次出入境 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增48.3%
12327全国铁路监督热线正式开通运行公告
《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11月1日起施行
国考放宽年龄限制,为缓解“35岁焦虑”开了个好头
新华鲜报·“十四五”亮点丨优良天数比例达87.2%!今天的中国“颜值”更靓